开启辅助访问

忠县籍烈士余永藻京城办巜忠声》

[复制链接]
作者:yuchen9 
版块:
铁改余宗亲网 人物传记 发布时间:2021-8-20 22:20:18
8180

二级会员

积分
41
yuchen9 发表于 2021-8-20 22:20:1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在重庆市忠县档案馆里,保存着一本珍贵的革命文物——“北京十八烈士”之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部长、重庆籍共产党员余永藻创办的《忠声》。

余永藻,字芹生,蒙古族,1903年8月26日生于忠县花桥乡一个书香之家。1921年毕业于忠县县立中学堂,考入私立中国大学,经常聆听中共创始人李大钊、陈独秀授课,如饥似渴地阅读《共产主义ABC》《共产党宣言》《新青年》《向导》等进步书刊,认清只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,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。他能诗善文,很有才干和组织能力。他曾组织忠县留京同乡学会,进而组织忠县、丰都、垫江、梁山、石柱五县旅京同学会和四川革命青年社。每逢迎新送旧,他都要演讲。在川籍学生中,余永藻很有威信。

1924年5月,他同金泣儒、杨正钧、吴光灵、刘薰、刘永庆等创办了忠县留京同乡学会刊物《忠声》。他为之作诗《贡品》,实质上就是发刊宣言,在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民众的困苦后,大声疾呼:

“去去!去到沉湎的故乡,

把酩酊大醉的人们唤醒,

洗掉他们心头的污浊,

回复他们本来的良心。

去去!去帮助有勇的人们,

与恶劣的社会斗争;

我们的自由之花哟,

要用鲜血来助长他茂盛。

去去!去引导年轻的兄弟姊妹们,

一个个向着正大的前途行进;

不要回顾哟,不要徘徊哟,

晓鸡唱时,东方已渐光明!”

在这期杂志上,他还发表了小说《报复》和几首诗歌,特别是论文《忠县的绅士》,尖锐揭露和抨击盘据忠县要津的劣绅们“视地方机关为瞰饭所,为发财地”“结党营私,互相水火”“擅作威福,鱼肉乡民”,号召“可怜的无产阶级哟!你们号哭号饥,你们流离失所,你们都起来反抗吧!快,快起来反抗强暴的地主吧!”

同年,余永藻加入中国青年共产党,尔后转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。在李大钊、赵世炎等领导下,余永藻积极从事革命工作,向党员、团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革命策略教育,在中国大学和四川留京同学中及时、慎重地发展党员,壮大组织队伍。

1926年夏,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党支部书记、忠县籍学生周成才因参加示威游行而被捕,拘禁在陆军监狱。余永藻同几位在北京的同乡同学,找到在冯玉祥军部任参谋的忠县人陶为钧,千方百计把周保释出狱。

1927年1月下旬,余永藻回到忠县,同中共忠县特支书记、国民党(左派)忠县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金泣儒及成员何福祈、罗奚若等商议,正式建立了“国左”忠县县党部,响亮提出“打倒列强除军阀”“打倒土豪劣绅”“打倒贪官污吏”等口号,阐明“国左”的政治主张,成为忠县民主革命的领导核心。县党部建立后,余永藻离开忠县,经武汉返回北京,继续从事革命活动。

1927年8月,余永藻任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部长,化名李清之,认真执行党中央和北方局关于开展农民武装暴动和土地革命的决定,经常深入学校、工厂、市郊农村,组织发动工人、农民、店员、学徒与革命学生,准备武装暴动。

不幸的是,10月18日晚,他在团市委机关被捕。余永藻置生死于度外,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,刚烈不屈,据理驳斥敌人对共产党的诬蔑,坚守党的秘密,多次被折磨得死去活来,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存组织和战友。

余永藻等共产党人坚贞不屈,使反动派十分恼怒。张作霖深恐政局不稳,迫不及待地签署了杀害余永藻等十八个“共党要犯”的命令,遂于1927年11月11日深夜将他们押到安定门外地坛东北处的箭档西侧集体枪杀,藳葬在箭档南约300米的东营房荒地一个大坑内。

余永藻用他年轻的生命,实践了“打倒帝国主义杀身何惜,推翻国民政府亡命亦荣”的誓言,用鲜血谱写了一曲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壮丽篇章。

北京解放后,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寻找十八位烈士的忠骨。1949年12月11日,烈士忠骸被移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,周恩来总理亲临主祭,并亲自抬着骨殖坛进入墓地,安放于墓中。(作者 袁代奎)

重庆忠县余氏办事处:余成(提供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